首页 > 滚动 >  >  > 正文

泻药的副作用_泻药

2023-04-17 11:45:00 来源:互联网

1、便秘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,而是许多疾病都能引起的一种症状。


【资料图】

2、然而,它的发生率却在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排位第一,尤其在老年人中更为多见。

3、便秘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,而且还可引发多种疾病。

4、因此,防治便秘(尤其是慢性便秘)的目的不只是解除排便的痛苦、改善消化不良症状,更重要的是避免发生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,如心肌梗死、脑卒中、肠梗阻及结肠、直肠癌变等。

5、有些人发生便秘后,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往往是使用泻药,以帮助排便和防止发生并发症。

6、 但是,泻药的种类很多,其作用原理、功效和不良反应等都不尽相同,所以,选择时也应有所区别。

7、常用的泻药有以下几种: 润滑性泻药常用的有甘油、液体石蜡、蓖麻油、麻仁润肠丸等,这类药物大都是无机矿物油,能够阻止肠道水分吸收,使用后容易通过肠腔而软化粪便,适宜在老年人心肌梗死后或肛周疾病手术后使用。

8、但长期使用这类药物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A、D、E、K的吸收,还会引起肛门瘙痒、骨软化症,因此这类药物不宜久用。

9、 刺激性泻药常用的有比沙可啶(便塞停)、番泻叶、酚酞(果导)、甘油栓、开塞露、新清宁片、复方芦荟胶囊(通便灵)等,是老年人比较喜欢使用的泻药。

10、这类药物的作用原理是刺激肠管蠕动,阻止肠液被吸收,增加水、电解质分泌,润滑肠壁,软化大便。

11、但部分药物中含有称之为蒽醌的化学成分,长期使用后,在结肠黏膜下有黑色素沉着,容易形成结肠黑色病变。

12、这类刺激性泻药虽然使用后6小时左右即可排便,但长期使用后可损害直肠肌丛,使直肠肌疲软无力。

13、 高渗性泻药常用的有杜秘克溶液、乳果糖、硫酸镁、聚乙二醇等,是一类不吸收糖类的电解质混合液,它使用后不被胃吸收,可以完整地到达结肠,之后分解为单糖,呈低分子量的有机酸状态,酸度的增加有利于肠道有益菌的生长繁殖,从而刺激结肠蠕动,增加渗透压,使水分向肠腔内移动,以增加粪便水分,从而软化大便。

14、 膨胀性泻药常用的有欧车前纤维素制剂(康次尔)、恺司尔、金谷维王等。

15、这类药物含有纤维素或其衍生物,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和吸水膨胀等特点,可使粪便吸水、体积增大,进而促进结肠蠕动使粪便排出。

16、 促动力泻药常用的有西沙必利(普瑞博思)、莫沙必利(加斯清)等,这类药物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促进胃肠蠕动,达到有利于排便的目的。

17、 在以上五种类型的泻药中,便秘者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,一般来说,只要用药及时,便秘状况大都可以很快得到缓解或消失。

18、有些人因没有及时使用通便的药物,出现了粪便嵌塞现象,每当此时,应采用低位灌肠的方法,使粪块软化而容易排出。

19、但是,对于那些特别坚硬的肛口粪块,常常需要用手去抠。

20、用手指挖粪块也有技巧,即先用少许石蜡油保留灌肠,手指套上涂少许利多卡因,然后轻轻将粪块分开,再经连续2~3次清水灌肠,才能使粪块完全排出。

21、此后,患者要使用一些盐性轻泻剂或肛栓软化剂,以防止再次发生粪便嵌塞。

22、在病后卧床康复期间,患者要多做腹式呼吸等运动锻炼和提肛练习,同时要适当多吃些新鲜水果和蔬菜,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便秘的发生。
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
标签:

相关阅读
返回顶部